7月份以来,国内外玉米期价呈现低位震荡走势。从基本面情况看,宏观经济政策、地缘政治、气候变化、本年度供需预期变化均对价格有着较大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聚焦于美国总统大选所带来的全球各国政策的变化,进而对全球以及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扰动。
地缘政治方面,黑海贸易依然是乌克兰出口的重要通道,其市场变化会对全球玉米贸易格局产生影响,进而传导至玉米价格的波动。
气候变化方面,当前市场聚焦于拉尼娜的预期,短期偏向于情绪扰动,后续影响仍需进一步跟踪。
本年度供需预期,北半球收获季产量有一定幅度收敛,但并不改变整体的高产局面,需求端整体表现疲弱,短期依然是季节性宽松的压制。
短期来看,宏观面的扰动将有所增强,价格表现或有所反复,不过季节性宽松压制仍在,整体行情依旧是承压下震荡反复。
全球玉米出口竞争激烈,黑海贸易干扰仍存
近年来,全球玉米贸易格局呈现巴西占比上升、其他国家占比略有下降的态势。USDA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各国玉米出口量占比分别为:美国占31%,巴西占25.72%,阿根廷占18.9%,乌克兰占12%。对比2020/2021年度来看,巴西的占比上升14.23%,美国占比下降7.15%,阿根廷占比下降3.49%,乌克兰占比下降0.97%。
数据来源:USDA,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乌克兰在全球玉米贸易中的占比虽有下降,但仍处于重要地位,而乌克兰出口路径中,黑海的占比仍然比较高。也就是说,乌克兰玉米出口仍然依赖黑海地区的稳定。
俄乌冲突发生以来,黑海地区的贸易通道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黑海粮食运输协议给全球贸易市场带来阶段性的稳定,2023年7月份俄罗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后,乌克兰开辟了一条航运通道,目前运行稳定。
乌克兰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乌克兰2024/2025年度谷物出口量达到1140万吨(其中包括662万吨小麦、近308万吨玉米和145万吨大麦),高于上年度同期的约720万吨,后期仍需持续跟踪其市场变化。
拉尼娜预期上升,市场情绪波动有所增加
近期,多家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在今年冬季发生的概率有所增加。世界气象组织(WMO)9月份通报,2024年9月至11月从中性状态转变为拉尼娜状态的概率为55%,而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这种可能性会增加至60%。
拉尼娜如果在今年冬季出现,可能会对美国小麦、南美大豆以及玉米等生长形成不利影响,进而也会放大玉米市场情绪波动。目前来看,美国以及南美天气表现稳定,短期干扰比较有限,后续拉尼娜是否如期形成以及是否对主要作物区域产生影响仍需进一步跟踪。
北半球产量进入落定期,季节性压力仍较明显
从全球玉米生产来看,北半球的产量占比接近2/3,南半球的产量占比接近1/3。当前北半球进入收获后期,整体产量进入落定期,基于USDA的预估,最终产量比初始预估有一定幅度的收敛,主要是欧盟和乌克兰受天气影响,产量比初始预估有一定幅度下调。
从消费端来看,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进口量下调,近几年国内玉米进口采购量对全球玉米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受到国内消费增长放缓以及产量维持高位的影响,进口预期有所下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看倾向于消费疲弱的传导,进而削弱全球消费支撑。短期来看,北半球集中上市的季节性压力依然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USDA,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USDA,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国内玉米开秤价偏低,春节前后还有一波集中售粮
目前,国内玉米已经进入收获尾声,产量基本进入落定状态。综合各机构的数据来看,产量预估呈现收敛态势。钢联农产品预估新季玉米产量为2.72亿吨,比上月预估下降1058万吨,同比下降823万吨;中国汇易网预估新季玉米产量为2.8亿吨,同比下降2.6%。
不过,下游整体利润一般,对于后期的预期普遍偏差,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阶段性宽松施压延续。今年市场特点是玉米开秤价偏低,同比下滑明显,增加了上游的惜售情绪,影响了粮源向市场的释放节奏。
基于前期市场了解,10月份玉米市场有一波集中售粮,接下来市场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博弈,春节前后还会有一波集中售粮。目前已经进入10月底,售粮节奏对价格的影响倾向于先扬后抑。
综合来看,全球及国内玉米均处于季节性压力阶段,整体价格依然承压,不过美国总统大选、黑海贸易干扰等可能会对短期价格形成扰动,整体价格波动节奏预期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