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高全利:新周期来临养猪企业仍然必须跨越五道门槛

农财宝典 2022-06-23

阅读()

近期行情持续好转,6月23日广东最高涨至9 9元 斤!新周期来了,猪企又将迎来高盈利期了吗?禾丰股份常务副总裁高全利认为,新周期来临,养猪企业仍然必须要跨越五道门槛。

近期行情持续好转,6月23日广东最高涨至9.9元/斤!新周期来了,猪企又将迎来高盈利期了吗?禾丰股份常务副总裁高全利认为,新周期来临,养猪企业仍然必须要跨越五道门槛。

 

禾丰股份常务副总裁高全利

禾丰股份常务副总裁高全利

 

五月份以来,猪行一路上涨,育肥猪逐步实现赢利,六月份破八奔九,仔猪与种猪的销售也欣欣向荣,似乎养猪业阴霾散去,正在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许多企业可以松一口气了,而有的集团已经开始布局野心勃勃的扩张,试图在明后年大展宏图,彻底摆脱颓势,实现超级大逆转。

 

我不得不给那些狂热的养猪人泼一盆冷水,请他们深刻自省一下自身的问题,然后再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我并不是担心新一轮的行情会低,优秀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低于以往的周期。恰恰相反,我所担忧的不是行情,而是企业自身的承受力与经营管理能力是否能够跟得上行业进步的步伐。

 

猪企5月生猪销量

 

从2018年发生非瘟给养猪业造成重创到2019年下半年猪价飞上天只不到一年的时间,养猪人从蒙头转向中突然发现养猪业成为暴利行业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然而在巨大的利益的吸引下及政府与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之下,几乎所有的有能力进入养猪业的人与企业都一窝蜂地疯狂抢滩养猪市场,行业巨头们更是争先恐后地不断刷新自己养猪数量的目标,纷纷“抢位、占位、卡位“,唯恐失去先机,2019、2020年的暴利更是让先期获利的企业失去理性,全行业进入到了裸奔状态,一夜暴富的刺激比任何兴奋剂都更有效果,淘金路上都是激动的满脸涨红双眼流光的获利者。然而2021年起的大反转,不仅仅是让人大跌眼镜,而是奔跑者集体遭受”龙卷风+雷击“,一个个遍体鳞伤,卧倒一地,苟延残喘。许多猪企更是”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这种情况下迎来的新一轮的猪周期自然与以往的情况明显不同,这是在裸奔受孽后的虚弱期爬行进入的猪周期,对于绝大多数养猪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才能满血复活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样去灭杀竞争对手!因为他们要真正爬起来奔跑,需要跨越五道不可逾越的门槛。

 

1第一道门槛

 

活下来!破解如何止住不断流血的伤口

 

从现在开始,许多养猪业最难过的不再是猪行的高低,及养猪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还债难题。从上市公司的报表中我们都看到了他们高的惊人的负债率【70%-100%】和为了活命努力发债与融资的拼命。不要以为那就是全部,那只是浮出水面的部分,水平面之下还有巨大的负债咄咄逼人地堵在门口:建筑猪场的应付账款可能是一笔高得惊人的巨债,饲料原料和产品的庞大欠款,设备工程款的金额不菲的尾款,兽药疫苗的逾期账款,员工的拖欠工资,已经到期的猪场租赁费……还有随时到期难以偿还的贷款及随时可能的断贷,都可能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部分上市猪企一季度负债

 

行情的回转带来的利润增加能否填补上失血严重的伤口?当赢利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还债时【在行情上升的一年之内,不可能有暴利行情产生,意味着无法创造高利润贡献】,企业的运营出现梗堵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企业并没有脱离危险期活下来。在黎明来临后倒下去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他们在断臂求生之后,有可能还不得不“卖身“!即便是受伤较轻的企业,其明智之举是什么?是趁火打劫,还是明哲保身休养生息,以利再战?这并不是难以做出的决断。一些弱小的企业老板担心自己会很快被疯狂的竞争对手吞掉,我笑着告诉他们:”不必担心,那些野心勃勃的人都是受伤最严重的,他们都自身难保哪!你们现在真正最需要担心的是凭自身能力能否活下来吧。”其实我们不必认真探察猪企的财务压力有多大,简单看一看他们的负责额和应偿还的利息是多少,都不难看出其中的端倪,更别说本金的偿还压力有多大了,用短贷长投形成的产能是难以变现的。

 

2021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行业融资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已公布近10起融资计划,融资总额超200亿元。

 

应该说接下来一些企业要为自己之前的超越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付出惨痛代价了,这是决策者的失误,与养猪能否赢利有关也无关。对此,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态度非常重要,建议施以援手,毕竟这样的状况与他们有关,救与不救对猪市发展密切相关,最好不让先驱成为先烈。

 

如果说之前是缺乏融资能力的散户与家庭农场的悲哀退出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是那些负债超多的规模企业的艰难痛苦期了。

 

2第二道门槛

 

抬起头!破解产能利用与资金保障的矛盾

 

如今的许多猪企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就是产能的利用率与资金的保障性。据报道,过去三年新增投资超过3000亿,形成的产能超过2亿头,养猪业总产能超8亿头。这就意味着整个养猪业不论是种猪还是育肥猪的产能都是严重过剩的,只要这些产能被全部启动起来,养猪量就会过剩,就会陷入亏损状态。但是如果不启动,那些已经完成猪场建设的企业同样会难以承受因此造成的亏损。这种状况不仅仅是大集团如此,社会上新涌入的资金建设起来的许多准备租赁给“养猪集团和达人”的产能, 也是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不启动折旧或者租赁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天文数字,若启动则面临着资金来源与经营管理团队来源的双重压力。还有那些因为亏损暂时缩减存栏量的猪场,同样需要应对复产、满产与达产的考验。

 

中国能繁母猪存栏变化

 

许多猪企在谈自己的生产成绩与成本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产能利用率对成本与利润的影响,但是它对企业盈亏总额及现金流的影响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压在头上的“王冠”,欲说还休。

 

3第三道门槛

 

爬起来!破解疫病防控与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若干年之前,有人问我:“中国养殖业的疫病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当中国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占据绝对主流的时候,才可能是疫病被有效控制的开始。因为那将彻底改变养殖者对待疫病防控的态度,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防疫!就像穷人只有有钱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时,才会开始按时体检与保健一样,这不仅仅是意识问题,首先是能力问题,然后会上升到更好地生存与生活。”

 

生猪

 

而中国养猪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两年规模化养殖场迅速成为了主流,可是疫病却更加严重了,不仅仅是非瘟、蓝耳病,几乎所有的病都泛滥了起来,从兽药疫苗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就能够验证这个情况的真实存在。很多人大惑不解,非瘟和规模化让我们养猪人将疫病防控的装备及防控等级迅速提高到了发达国家都不具备的水平,完全可以媲美新冠防控的系统与流程,中心化验室、洗消中心、烘干房、专用运猪车、罐装饲料车、饲料仓、饲料线、中央厨房、洗浴房……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用其极。然而不仅仅非瘟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其它疫病同样是层出不穷,许多专家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究竟是为什么?

 

生猪养殖成本

 

我认为出问题的关键是出在我们的母猪的选择与使用标准上了!实际上,非瘟爆发的初期给我们造成的最为重大的致命打击是它将我们养猪业的能繁母猪的供应体系给摧毁了,导致我们看到猪价飞上天时,猪企为了快速恢复产能“饥不择食”,只要是具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几乎都成为了繁殖母猪,还哪管什么疫病的传播和防控,致使一方面猪场从里到外武装到牙齿式的严格防控非瘟,另一方面却是视而不见地通过引种与繁殖,将除了非瘟以外的其它疾病放任自流地通过母猪与仔猪进行传播。此种情况下再严格的消毒和大剂量的用药,又怎能奈何了疫病的扩散呢?

 

当然前一段时间的降本增效过程中,主动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的举措在无形中比较好地“净化”了这些污染源,但是种猪场内部环境的净化却是任重道远。

 

疫病的控制能力与单场的规模化程度成反比,即同样条件下,规模越大,疫病入场后再防控与根除的难度越大。比如楼房养猪就是如此,在没有解决好内部母猪健康管理问题与外部引种疫病控制之前,超级规模的楼房养猪极有可能会因为疫病防控失败而难以维系连续性的有效生产。当年政府在推行小区化合作社养殖时,我就提出了疫病防控的问题,事实证明了其不科学性,至今已经不存在了。

 

在育肥猪自养还是放养的问题上,坚持自养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自养场便于员工管理,非瘟防控更加有利,果真如此吗?如果你管理水平跟不上,自养造成的灾难岂是放养可以比拟的!那么多种猪场失败的案例不是在警钟长鸣吗?还是多向内找问题吧,也许还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4第四道门槛

 

走起来!破解队伍建设与平台运营能力提升问题

 

中国养猪业面临的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快速培养出一大批与现有市场规模和生产系统相匹配的管理队伍!

 

非瘟发生后风起云涌建设了一大批高大上的产能,使用了现在能够选择的新技术新设备,使得养猪条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却无法直接造就与之适应的管理技术与管理人才,虽然这几年行业以高薪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硕士、博士,将队伍的层级提高了很多。可是养猪管理能力的具备不是全面学了作业指导手册与完全掌握了饲养管理流程就可以的,真正成熟和优秀的猪场场长没有五年以上的一线生产管理实践经验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许多东西是需要积累沉淀与感悟的。同时传统的猪场的管理人员在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面前也是学生,同样需要再学习、再融合、再创造、再总结、再升华、再固化、再复制,这是一个难以跨越的过程。而大的集团公司更是要突破成功管理模式的再复制难题,这既包括了模式的先进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的问题,也涉及到必须有稳定而相对成熟的管理团队和员工来通过学习与实践达到标准要求。现在许多集团公司就必须破解系统平台建设与管理团队建设相融合的阶段性难题,养不住人,培养不出团队,还谈什么养好猪,还谈什么降本增效。这是一个平心静气“熬”的过程,没有捷径。

 

如今的散养户和家庭农场同样需要跨越饲养管理技术提升的门槛,传统的养殖模式适应不了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与政府各部门越来越严格的管控,靠简陋的猪舍与精心的饲养管理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投资加强非瘟防控能力就不敢养猪;不投资加强环保设施与粪污处理,周边的老百姓都不同意你继续存在;不扩大饲养规模年收入太低,风险还这么大,还不如打工。我总是说:“散户的退出大多数是主动的选择,是他们感觉到得不偿失后的理性放弃,根本不是被规模化猪场打败的,只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养猪失败,无力东山再起才含泪离场的。”家庭农场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也是能力提升与接班人的问题。

 

生存下来的自繁自养的家庭农场主必然是在生产技术方面非常优秀的人才,是经验丰富又善于学习和专研的养猪人。他们把养猪做为了发家致富的根本,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岂能不全力以赴。

 

散养户仍然会大量存在于偏远边穷地区,那是他们能够选择的生存和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甚至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散养户搞养猪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疫病风险大,如果有可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选择放弃的。

 

5第五道门槛

 

跑起来!破解屠宰加工业务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难题

 

这是一道摆在已经迈入了生猪屠宰加工与熟食加工销售的企业的门槛,而且是一道高高的门槛。

 

我非常赞同这样一句话:你不要试图通过一个问题却解决另一个问题,那样你所面临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从养猪企业提升为食品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企业自我升级的一种挑战。不是说只做一个养猪企业就不好,好与不好是生存状态问题,与做什么行业关系不大。但是做食品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所涉及的层面与层级实在是那些只做养猪业务无法比拟的,难度提高了,获取高利润的机会增加了,竞争对手变多了,变强了,服务的对象要求标准更高了,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全产业链运营是强者走向更强的运营模式,不是弱者变强的方式。强者如果没有做好完全可能因此变弱,因为这种模式要求的经营管理能力更高,获得成功需要的时间更长,并且一旦成功,其它竞争对手更加难以抗衡。

 

从养猪到做食品加工销售,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控制点是根本不同的,以往的经验只能成为障碍,需要崭新的团队来经营管理,但是老板是没有变化的,老板的眼界、格局、胸怀及承受力、资源整合力将成为新事业最大的助力或者障碍。做产业链不是系统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个业务单元运营能力的乘积综合,短板有可能会成为致命的顽疾。所以,扩展到屠宰加工与食品领域的集团企业必然在前几年经历痛苦的学习期,试错期,必然要交足学费和人才培养费,才会逐渐走出亏损,助力养殖业务,最终引领养殖业务。祝愿那些大胆试水的养殖企业集团能够早日战胜自己,从新业务中成长起来,实现新的涅槃。

 

生猪屠宰

 

请不要小瞧屠宰加工业务可能会给新进入的大集团带来的压力与损失,因为这些集团企业的屠宰加工厂每一个规模都是超大的,是非常先进的,对屠宰加工行业的冲击丝毫不亚于饲料集团进入养殖业的影响,可谓来者不善。这个行业必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整合。这是集合养殖、消费、政府法规、资本等诸多要素共同互作之下的突变,将极大促进屠宰加工产业的变局,做为搅局者入局的企业在血雨腥风中会是什么样呢?恐怕还没有人能够预测清楚,大幕已经拉开,演员开始入戏,敬请期待与想象。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农牧业与食品行业也会不甘寂寞地持续上演一台台好戏的。这绝不仅仅是行业发展把我们推上了舞台,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争先恐后鱼贯而入呢?新周期只是一个节点,连续剧正在精彩纷呈地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在跌宕起伏充满悬疑的博弈中,必将有英雄和枭雄脱颖而出。

 

这个周期不再是简单的拼速度、比成本、固防控的比拼了,五道门槛的跨越既是企业家智力、体力与毅力的竞赛,也是格局与眼界的较量,更是企业系统能力与核心团队实力的对抗。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唯有勇往直前,且行且珍惜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