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使我国养猪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导致生猪大幅减少,进而上下游也受到严重影响,疫苗销量下滑严重,企业遭遇生存困境。在受非洲猪瘟影响的大环境下,疫苗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该何去何从、如何发展?本文旨在分析非瘟现状,帮助我们的贸易商找到非瘟形势下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人口大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0%以上,中国正常的生猪养殖量占世界总养殖量的50%以上,长期形成的饮食结构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我们有信心,生猪养殖行业不会倒,接下来的几年内更是危、机并存,猪价将会在未来2-3年维持高位,养殖企业不发瘟就发财。因此,非瘟的防控仍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虽然非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我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也逐渐更为深刻、全面:①非洲猪瘟病毒“腿脚不便”,相对PRRS、FMD,传播效率更低,因此,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和严格的猪场管理制度是可以有效防控的;②蓝耳稳定场拔牙清除的成功率高;③俄罗斯的复养成功率在90%以上。非瘟虽不可治,但可防可控,以上这些都足以增强我们对行业的信心。
当然,在非瘟形势下,我们也不能放松其它流行性疾病的防控,不要有幸躲过非瘟,不幸死于丹毒、蓝耳、猪瘟……
非瘟在我国爆发之后,大家意识到,人的活动、猪只的长途运输是疾病的加速器,因此,后续养殖整体规划方面应该更倾向于区域内自给自足、均衡发展,避免生猪长途运输,“南猪北养”、“西猪东进”的养殖模式应会有所改变。养殖规模和形式方面:后续会以适度规模、两点式饲养为主。养殖群体两级分化加剧:集团化企业/大公司、中小专业户。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个区域,生猪养殖都会被重视,我们的贸易商要对自己的区域有信心,同时关注客户群体的变化,既服务好大客户(直销),也开发好分销商,抢占中小专业户市场。
在非瘟形势下,疫苗生产企业不做大就会倒闭,中国有110多家疫苗企业,疫苗企业的集中度更高、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普遍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一旦经营不善连被整合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倒闭),因此,贸易商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必须慎重。
贸易商不退场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虽然非瘟造成销量的大幅下滑、市场拓展难度加大、应收款的风险加大,但客户为规避风险会集中采购,市场的竞争也变得相对较小、优质的客户比例加大。因此,在非瘟形势下,我们的贸易商应:
A.准确把握现状,及时调整心态和发展策略;
B.清晰市场定位,找准客户,大力开发集团企业/大公司,同时做好渠道销售,开发有实力的分销商,覆盖中小专业户;明确产品策略,合理进行产品、市场分解;
C.帮助客户做好生物安全等工作,切断传播,降低非瘟风险;帮助客户做好相似病的防控,防止误诊误判;帮助潜在客户成功复养;
D.选择有实力、有潜力的优秀上游供应商,紧密合作。
猪场可谓上游企业的衣食父母,在非洲猪瘟进入常态的当下,上游供应商、贸易商与猪场一样,剩者为王!只有与有实力的猪场患难与共,更好的帮助养殖企业度过难关,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价值,共同防控好非洲猪瘟,才能实现共赢共存!只有帮助猪场活下来,我们才能更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