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美中休战,美国猪肉会长驱直入吗?

谋易智造 王中 2018-12-10

阅读()

中国首轮反击即选择了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加增25%的关税。这其中最大项目,无疑是大豆、玉米和猪肉。
  一、中美休战,会不会大量进口猪肉?
 
  大家都知道,自美中之间爆发了美国强加给中国的贸易战以来,中国只能被迫应战。应战采取了“对等原则”,也就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不过,美中之间因为贸易结构的问题,双方加增关税的项目是大不一样的。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选票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的农业州、农场主,为了以战止战,中国首轮反击即选择了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加增25%的关税。这其中最大项目,无疑是大豆、玉米和猪肉。
 
  由于可耕地面积大、规模化程度高,加上美国养猪水平世界领先,所以,美国的猪肉在成本上对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成本差距,让猪肉即使远渡重洋抵达中国,仍然有利可图。如果我们不加限制的敞开大门,他们还真的可以长驱直入。
 
  不过,当中国宣布对来自美国的部分农产品加增25%的关税后,来自美国的猪肉其实已经优势不在。所以,2018年,来自美国的进口猪肉其实是下降的。
 
  12月1日,美中两国元首在阿根廷G20会议期间达成“重要共识”。随后,美国新闻秘书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中关于农产品方面达成的协议中,有一项为:中国已经同意马上开始购买美国农产品(Chinahasagreedtostartpurchasingagriculturalproductfromourfarmersimmediately)。大家注意,“已经同意”、“马上开始”、“购买美国农产品”是三个关键词,而且,中国政府并未出面反驳,看来这个信息应当没什么问题。
 
  美国对华出口的十大农产品是什么吗?分别是:花旗参、牛皮、鸡爪子(每年中国的华南进口30万吨)、坚果(2.41亿美元)、水果(2.25亿美元)、葡萄酒(近1亿美元)、大豆(3000多万吨)、猪肉(相当于200万-300万头)、棉花(50万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出口的大宗产品主要是大豆、玉米、猪肉、棉花(美国对华出口占中国需求的7%)等四项。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的目的之一就是缩小贸易逆差,但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是那是相当大,迅速缩小的困难不小。
 
  美国商务部11月2日称,9月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比前一个月增加1.3%,达到540亿美元。从国外购买的产品数量激增帮助拉大了这一差距,进口商品价值猛增至2666亿美元。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增长,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40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2018年1-8月美国对华逆差总额达到2679.55亿美元,同比增加9.1%。2017年的对华贸易逆差创出历史新高,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在削减对华贸易逆差,但目前的趋势却呈现出超过2017年全年的水平。
 
  那么大的贸易逆差要缩小肯定要在大宗产品上实现。美国对华具有一定优势的大宗产品无非农产品、汽车、芯片。现在,美中之间阶段性达成和解愿望,要在90天内完成谈判,结合美国新闻秘书办公室发布的声明。这些信息透露出中国可能最先切入的是农产品。而在中国对美发布的第一轮报复性关税清单中,排在前面的是美国黄大豆、玉米、棉花;在第二轮中,又对来自美国的猪肉加增25%的关税。
 
  所以,据我判断,大豆、玉米、棉花、牛肉和猪肉都可能成为最先临时性(我认为只是90天谈判期内的临时性措施)降税的项目。鉴于美国大豆和猪肉积压严重,在谈判中,美国可能提出的降税品种就会有这些。
 
  我们前面说过,美国的很多农业州和农场主是共和党和特朗普的票仓。正在极力追求连任的特朗普不得不考虑来自于美国农场主的压力。加上农产品本身数量巨大,为了降低贸易逆差,这可能也是最快的途径。所以,只要美中之间和解,美国猪肉对华出口大幅增加将是大概率的事情。
 
  二、未来,猪肉市场会越来越开放吗?
 
  现在看来,中国更加的对外开放几乎是不可逆的。2018年,中国不断在各种国际舞台上宣布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对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基建和高铁等,在这些领域,我国就是放开,别的国家也没有竞争力。而农产品不一样,由于中国可耕地面积小,农民数量多,基本上是大群体小规模的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较高。这导致了中国大部分种、养殖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从互补的角度上来看,我国更愿意进口的三项产品是:石油及天然气、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在这方面,我国有巨大的需求,在一些领的自给率很低,是最可能加大开放的领域。
 
  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知道:虽然2018年来自美国的进口猪肉在减少,而来自于欧盟的却在增加。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一块猪肉都不进口,我们可以赚得更多。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不会那么考虑,而是从互补和平衡的层面去决策。
 
  我个人认为,猪肉市场会对外国更加开放,估计是大概率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大家不要抱有幻想,还是要下决心怎么养好猪,怎么降低养殖成本吧。
 
猪好多
 
  三、我们有没有机会拒洋猪肉于国门之外?
 
  我们前面说过,来自于欧美的猪肉在成本上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美国的优势来自于饲料价格低廉、规模养殖带来的高效率。而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养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国家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从加大对外开放的角度、从互补的角度综合考虑,对进口农产品的开放力度一定会加大(当然,会在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美产品会一直占据优势。欧美猪肉的优势在于价格,但劣势也有两个:一个是它们全部是冻肉,中国人喜欢吃热鲜肉,实在不行,冷鲜肉也行,对冻肉“不太感冒。”第二个劣势是距中国太远,远隔重洋,运输成本放在哪儿。这实际上是进口猪肉的两个硬伤。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一直在倡导全球一体化,所以,没有理由不开放。这当然包括农产品。而且,从互补的角度去考虑,国家可能更愿意进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基于这两个愿意,我们希望国家关闭大门,从国家政策上拒“洋猪肉”于国门是不现实的。不过,从民间的层面,如果我们能够缩小与欧美的成本差距,国家就是放开,那些“洋猪肉”也不再具备长驱直入的能力。
 
  四、在降低成本方面何需妄自菲薄
 
  今天,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转发一篇来自《参考消息》的文章:《英媒关注中企尝试高层养猪场:如果成功或可影响整个亚洲》。文中称:“中国出现高层“养猪酒店”,每层可养1000头猪,这种高层养猪场节省了占地面积,但建筑比单层农场昂贵。据路透社5月11日报道,在中国南方的亚计山,他们正在给“养猪酒店”每层一千头母猪办理入住手续。这家广西私人农业公司——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有两栋7层楼的母猪育种厂,还有四栋在建,其中一栋高达13层,堪称世界最高养猪场。”
 
  最近,朋友圈里可看到大量养猪企业高层密集拜访扬翔,远在广西贵港的扬翔已经成为养猪业最热闹的地方。只所以如此热闹,是因为扬翔在业内率先与影子科技实现战略合作,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基于AI智能平台的养猪终端产品。
 
  据悉,今年8月份扬翔就已经开始使用,而现在,将在自有的10万头母猪上全面应用AI智能技术。从参与研发、试水到大面积应用,显然,AI智能养猪的好处已经得到了扬翔的认可。行业内一些敏感的企业高层陆续拜访扬翔,正是想更多了解AI智能养猪技术的进展和反馈。现在看来,很可能国家一直鼓励、提倡和支持的产业互联网,会率先在养猪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一个领域的革命往往在有人打响第一枪后会迅速有爆发性的突破。其实,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过去走的都是消费互联网的路子,他们更清楚,产业互联网才是一个更大的蛋糕。所以,当影子科技的几场发布会开完以后,京东和阿里的步伐明显加快。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拼命地飙车,都想占据先发优势。
 
  前段时间,京东新成立的“京东农牧”高调宣布进入AI智能养猪领域,一时引起热议。很多人认为AI智能养猪技术还很遥远,甚至可能只是噱头。而短短不到一个月,新的消息显示:“京东农牧与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气神”)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精气神将在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腹地的两个养殖园区、100多栋山黑猪猪舍,全面应用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目前京东农牧已经开始了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部署工作,预计将在明年3月底之前完成首期全部猪舍的智能化升级工作。”这个消息说明了什么?AI智能养猪已经不是概念阶段,无论是北方的精气神,还是远在南方的广西扬翔,都已经开始了实际应用。
 
  我个人认为,中国如果照搬或尾随欧美的发展方式,注定将永远落后于欧美。因为从土地资源和饲料原料两个层面,欧美具有显著优势。而在育种方面,更是长期保持技术领先。中国的养猪业要想缩小与欧美养猪业的差距,乃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他们。一方面要学习、消化、吸收他们的长处,而另一方面,我们要走出中国特色的猪业发展之路。这次,在刚刚结束的德国汉诺威国际畜牧展上,扬翔走出国门,向世界同行展示了中国养猪业的成就,更以AI智能养猪领域领先者的角色,刷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养猪业的新形象。
 
  我们祝愿扬翔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企业走出自己的成功新路。同样,我们也乐见中国更多的养猪企业、养猪方案、养猪产品能够不断创新,使我们早一天接近或超越欧美。到那个时候,我们打开国门的态度将不再是恐慌,而是自信。
 
  拒洋猪于国门之外不是不可能,至少在精神层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