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后开始,玉米就一直墨墨叨叨,涨也涨不动,跌似乎也跌不下来,牵动着市场的心。
这段时间更是把大家折磨得够呛。
大家一边受的折磨,一边还得不停分析着玉米的走势。而就在这个时候,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最新的关于农产品供需形势的分析,其中关于玉米的部分和市场的预想有些不太一样。
哪儿不一样呢?
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玉米消费并不低。
这也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一直以来,市场对于玉米的分析有很多,看涨看跌的都有,但在消费需求方面却是比较一致的,即都认为玉米需求走低。
但从这份报告的分析预判来看,玉米消费是一个增长的局面。
例如,今年玉米消费总量预估为2.95亿吨,而上年度则为2.78亿吨。
其中,最大头的饲料消费预估约为1.91亿吨,而上一年度则为1.88亿吨;
深加工消费预估为8238万吨,而上一年度实际消费6800万吨。
也就是说,玉米消费预估总体并不差,并非像市场认为的玉米消费会走低。
其实这一预测并不意外,因为很多人在判断今年玉米需求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去年玉米替代品较多,不仅有小麦、陈稻谷、进口玉米及谷物,还有因烂场雨产生的大量的芽麦,也都流入到了饲料市场,挤占了玉米的需求空间。
粗略估计,光芽麦的数量就达到3000多万吨,可见去年玉米的需求空间被挤占了不少。
而今年小麦丰产预期较高,但即便是麦价频频走低,也比玉米高出不少,进入不了替代领域。
而今年会不会再次遇雨产生芽麦呢?
这是概率问题,但概率比较小。
所以正常情况下,这些在去年被挤占的需求空间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回归到玉米身上来的。
再加上今年的猪价行情也要好于去年,所以整体上今年玉米的需求并不很差,要好于去年。
第二,玉米产量增加了,但质量下降了。
虽然玉米需求并不算差,但同时供应也增加了,也就是说,玉米是供需双增的一个局面。
本年度玉米产量为2.8884亿吨,增产的动力主要在单产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量与质量往往存在矛盾,通过政策及技术创新提高单产,但粮食质量往往会有一定下降。
这也就意味着,后续优质玉米的机会会更多。
第三,均价下滑。
最为关注的就是价格,但其实从今年玉米的行情中就已经可见端倪了。
自去年玉米收获以来至今,玉米价格下滑幅度达到了400-500元/吨,例如北方港口价格就从2800多元/吨下跌至不到2400元/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出现这么大幅的回落,也确实罕见。
目前预估的产区玉米批发均价为2400-2600元/吨,虽然说现在各区域玉米各自为阵,价格自成一派,但是基本上也是围绕这一重心波动,上下波动的幅度不会特别大。
第四,进口玉米数量仍然不低。
最后就是关于进口玉米方面,虽然进口玉米已经连续4年超过配额,但是预计今年进口玉米仍然不少,仍然会超出配额。
这也是近两年进口玉米的一个特点,本来大家以为随着玉米需求缺口变小,进口玉米数量在到达高峰后也会随之回落。
但事实上,进口玉米数量依然高企,甚至去年还出现了反涨,距离历史高点也仅是一步之遥。
而今年预估的进口量也在2000万吨左右,不过大部分应该是用于储备,直接流入市场的并不多。
所以我们看出了什么?
一、玉米的供应基本稳定,替代挤占变小,给玉米的需求腾出了位置;
二、玉米的需求并不差,无论是深加工还是饲用都要高于上一年度,所以接下来玉米消费仍有动力;
三、优质玉米数量减少,意味着后续优质玉米的机会会更多。
而从比价来看,当前玉米正处于底部,虽然距离上涨还有一定时间,但未来并不太悲观,把握好节奏依然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