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转基因玉米将在国内4省试种了,我国转基因的商业化种植是否会迅速扩大?

新农观 2023-02-22

阅读()

近年来,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落地备受市场关注。而随着去年相关政策的发布,我国的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正在加速。

近年来,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落地备受市场关注。而随着去年相关政策的发布,我国的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正在加速。

 

去年6月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而在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召开转基因审定会议,审定品种数量在20个左右。

 

而近日,有消息再称,我国今年可能会推广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不过覆盖面积比较小,尚不到整个玉米种植的1%,拟计划在国内四省,即内蒙古、吉林、河北和云南等部分地区展开试种。

 

这无疑是生物育种发展的重要突破,那么它是如何迈出了重要一步的呢?

 

玉米

 

说起转基因的发展历程颇有些复杂化。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是开展这项技术研发工作的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1986年至2000年,我国主产棉区棉铃虫连年大爆发,使得棉花生产受到了巨大影响。随后我国批准并开始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并在试验中取得了成功,而目前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大约覆盖达70%左右。

 

但是在粮食方面,由于市场对于转基因的安全性等问题一直有所争议,因此在粮食方面一直没有全面推广。

 

但另一方面,我国进口的大部分作物均为转基因作物,例如我们对外依赖度较高的大豆以及需求缺口不断增加的玉米等,进口的品种大多为转基因品种。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事”,即国内不许种,但允许从国外进口。

 

而这次批准在国内4省份小范围试种转基因玉米,又是为什么呢?

 

玉米

 

这是有诸多原因推动的。

 

一是国际粮食市场发生转变,再加上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威胁,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从国内来看,玉米缺口不断增加,进口玉米连续3年超出配额,虽然是由一些特殊事件引发的,但是在全球粮食格局已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很难再回到过去。

 

另一方面,我国大豆对外依赖度过高。因此国家连续发文,将政策导向向扩种大豆倾斜,但鉴于我国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使得大豆与玉米的种植矛盾显现,并且提高单产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从我国现有单产水平来看,以玉米为例,我国玉米的平均产量只有美国的60%左右。一方面是受制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待转型;而另一方面则与育种有关。

 

二是国际大趋势使然。

 

虽然对转基因有很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在全球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百万公顷已经增长到近2亿公顷,先后有近30个国家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而这些国家的人口也超过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

 

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其中,棉花的转基因种植比例最高,达到了79%,其次为大豆占74%,玉米为31%,油菜则为27%。

 

三是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玉米、大豆等供需缺口存在扩大的趋势,而随着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增收效果不断得到验证,预计转基因玉米种子的终端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00亿,出厂口径空间将达到360亿,利润空间则有望达到108亿。

 

那么,这对国内玉米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长期工程。虽然我们的口粮自给率高,但是在饲用方面仍然存在缺口,在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下,提升玉米产量是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提升玉米单产。

 

第二,国内玉米改革势在必行。玉米虽然总体存在缺口,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使得国内玉米陷入窘境,一面是价格高于国外,挤压企业利润,而另一面粮价太低又谷贱伤农。这也是当前玉米、大豆的双重困境,亟待解决。

 

那么,我国转基因的商业化种植是否会迅速扩大呢?

 

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虽然转基因的大趋势正在显现,但是我国对于转基因的推广仍然持谨慎态度。

 

尤其在主粮和的直接消费方面,长期保持谨慎,并且截至目前,全球也仅有菲律宾和阿根廷分别批准了转基因大米和小麦的商业化种植。

 

二是市场接受并认可需要一个过程。

 

在过去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市场对转基因的安全性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需要大量的试验及成果去反复验证,所以这也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以往也曾有一些违规销售和加工转基因作物的案例,而在各方面数据没有得到完全验证之前,这些违规的作物随意流入到市场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就需要全面完善监管系统,尤其是溯源问题。而这也决定了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因此,虽然在转基因种植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距离全面普及尚需时间,这也意味着玉米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具备大幅增产的条件的,也为玉米的需求留出了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