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的高低关乎猪场的收入,最近十几天猪价的回落让养殖户每一头猪少赚接近300元,好在猪价依然处于成本线以上,而接下来养殖户将会遇到“两个难题”,比近期猪价的下跌还要难,养猪户要提前做好准备。
猪价下跌,养猪利润缩水猪价系统显示,截止目前,全国生猪均价的最高点出现在10月24日,当日生猪均价28.52元/公斤,按照17元/公斤的养殖成本计算,每出栏一头130公斤的肥猪,猪场能有接近1500元的利润。最近十几天的时间,生猪价格持续走弱,虽然在养殖端的挺价之下,市场曾出现过短暂的回升,但均被下跌之势所埋没,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猪价也从28.52元/公斤,一路下跌到了当前的26.49元/公斤,一头猪猪场要少赚接近300元。
猪价的下跌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1、猪价持续高位运行,屠企和猪肉分割商利润薄弱,屠企压价意愿增强。2、储备肉不断投放,调控不断加码。3、受疫情影响,猪肉餐饮集中消费受挫,对猪价支撑力不足。4、鸡肉、鱼肉价格偏低,抢占了高价猪肉的市场。5、面对降价,部分养殖户紧急出栏大肥,生猪供应紧张局势得到缓解。虽然接下来会有冬至前后的腌腊利好,元旦和春节的消费高峰,但市场依然有不少数量的大肥,再加上养殖户赶行情提前出栏小标猪,猪价上涨难度并不低,而猪价也很有可能在12.5-13.5元之间徘徊。猪价虽有小跌,但好在依然在成本线以上,养猪仍有一定的利润。
接下来,养殖户会遇“两个难题”猪价的相对高位,并不意味着后续养猪将会一帆风顺,从目前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接下来,养猪户将会遇到“两个难题”。一、饲料价格“大涨”饲料价格的高低主要受玉米和豆粕两大原料价格所决定,虽然当前处于玉米集中上量期,但玉米价格并没有因此降价,反而在终端农户惜售,饲料企业和贸易商抢收,以及减产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震荡上行。更严重的是市场缺豆,油厂掀起了“停机潮”。这是因为11月进口大豆到港延迟,而国内库存量也偏低,油厂缺乏原料纷纷停机,目前已经确定停机的企业涉及东北、山东、华东等各个区域,企业停机时间普遍都在半个月以上时间。油厂停机将会导致饲料企业所需的豆粕供应量大幅下降。
此外,饲料价格所必需的鱼粉、氢钙原料端都站上了高位,鱼粉价格已经站上13800元/吨的高位,且业内预计还将会继续坚挺。磷酸氢钙的价格虽然还没涨到此前接近4000元/吨的水平,但也涨到了3300元/吨左右。受原料价格上调的影响,近期各饲料企业又纷纷上调了猪饲料的价格,整体涨幅在100-200元/吨。一头猪从断奶到出栏约消耗750斤饲料,一吨饲料上调200元,将会导致一头猪的成本增加75元。二、疾病防控难度升级寒冷季节是猪场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各种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腹泻、猪流感、非洲猪瘟等。而今年的疾病防控难度恐怕比往年还要高。其一、生猪养殖量更大了。最近4个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这将会带动后续的生猪存栏量更大。而且受行情影响,市场存在大量三四百斤的大肥,相比于200左右斤的小标猪和260斤左右的标猪,大肥由于生长时间比较长,到了后期很容易过了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保护期,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其二、温度恐怕会更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拉尼娜现象很有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的2月,也就是说今年冬天很有可能会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要知道1950年以来,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总共也就发生了两次,考虑到今年的热夏、南旱等情况,今年冬天很有可能出现“冷冬”。低温不仅有利于病毒的存活,还会导致猪群的抵抗力下降,进而增加疾病的发病概率。疾病防控难度升级,猪场为了控制疾病,需要增加用药成本,有时候即使增加了用药,疾病可能也防控不住,尤其是像非瘟这种没有疫苗的疾病,防控难度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