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小麦走势比较喜人,小麦价格再次“挪”上了1.6元/斤的大关。
为什么说“挪”呢?
因为这轮小麦上涨得实在不易。
算算这波小麦涨了也快一个月了,但一直仍是在1.5+的位置上徘徊,终于在近期重回到了1.6元/斤的位置上。
之所以说是欣喜,是因为市场有部分观点认为,小麦一直与玉米相爱相杀,如今小麦价格重回1.6元/斤的位置,意味着玉米也将会被带动,进一步上涨。
那么,小麦会带动玉米跟涨吗?
答案是,大概率不会。
虽然去年小麦与玉米配合得很好,二者相伴而行,既互为支撑,又互相拉拽,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小麦在去年对玉米进行了大量的饲用替代,而自从小麦价格飞上了1.6元、1.7元以后,就已经退出了饲用领域了。
而今年的政策也很明确,口粮不饲用,这意味着小麦与玉米的联系被割断,尤其在小麦价格与玉米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差价时,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更弱了。
不仅如此,而且小麦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当前小麦虽然重回1.6元/斤,但是涨势缩小,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回调,这意味着现阶段小麦已接近“天花板”。
二是小麦价格上涨不仅对玉米很难有拉动作用,而且如果小麦止涨下跌的话,反而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这听起来有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思,不过好在小麦也并不具备大跌的基础,因此玉米想要上涨,还得自己使劲儿。
近期的玉米一直震荡,更确切地说,不仅是价格震荡,而且是区域震荡,具体表现为新粮跌、陈粮涨,东北跌,山东及华北涨。
对于华北及山东来说,新玉米收获接近尾声,但是并没有迎来市场所期盼的集中上量。一方面是受惜售情绪影响,农民不急着卖粮,也有意让价格再飞一会儿;另一方面,秋收以后面临冬播,农民忙着播种也没工夫。
因此华北、山东总体上量不大,价格小幅上涨。
而东北则相对复杂,要分地区来看。
黑龙江由于受疫情影响,运力下降,而黑龙江今年又是增产年,而另一方面,贸易商观望情绪较浓,而由于煤价上涨,烘干塔成本上升,采购意愿也下降,因此随着粮源上量,尤其是潮粮增加,价格屡屡回调。
而辽吉地区则是一直被市场认为有减产预期的区域,而辽吉地区地理位置也要优于黑龙江,有利于后续粮源的流通。而当前东北粮因为外发不顺价,因此还没流通起来,一旦后续流动加快,价格很容易反转。
此外,今年的政策导向也比较明确,即对今年玉米的开秤价格认可,这也意味着给玉米价格垫了一个底。
所以总体来看,随着新粮陆续上市,玉米有一定回调的风险,但是这也是市场的磨合期,即买卖双方互相试探出价,这个时期也不会太长,待到双方的底都试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局面也就自然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