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虽然很多企业放假休息了,但是玉米市场可没休息,在国庆假期期间,玉米走势总体来说比较稳定。
在假期头几日,玉米基本是小步上涨,紧跟随小麦的步伐,但是到了临近假期结束时,突然又出现了急涨后的急跌现象,随着国庆长假即将结束,那么接下来玉米市场将会迎来哪些变化呢?
因为今年天气的原因,玉米的收获普遍出现了延迟,再加上市场对于玉米产量的争议一直不断,因此进入10月以后,玉米市场就变得更加敏感。
但是我们如果分阶段来看,国庆长假前后可能会成为玉米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长假之前以及长假期间这段时间玉米的走势。
总体来看,这段时间玉米市场主要以情绪主导为多,这种情绪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
一是今年南旱北涝的天气比较明显,也有不少农民反映,当地玉米受灾减产,再加上今年受扩种大豆的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下降,因此市场对于今年玉米减产的预期情绪较高,这也是带动玉米看涨情绪上涨的直接因素。
二是今年玉米的替代相继减弱。去年小麦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约有3500万吨小麦用作了替代,而往年常态替代量仅为1000-1500万吨。而随着今年小麦价格大幅走高后,与玉米价差拉大,这意味着小麦已基本退出了替代。
另一方面,一直作为国内玉米竞争“劲敌”的进口玉米的优势也明显减弱。随着全球粮价的上涨,进口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当前到港成本已超过3100元/吨,且进口数量也相较于去年大幅减少。
三是今年种植成本及物价上涨。今年不仅化肥农资等价格明显上涨,直接拉高了种植成本,而且油价、物价等均有上升,综合成本的提高也使市场对于粮价的上涨有所期待。
而从假期前玉米走势也可看出,今年新玉米开秤价格明显走高,也印证了市场的这种情绪。因此在假期前,玉米走势主要以情绪拉动下的企稳为主,虽然也曾出现过回调,但总体并不明显。
但是,随着国庆长假结束后,玉米市场的局势将发生3个变化:
一是长假后,玉米上市节奏开始分化。
国庆长假期间,最大的一个变量仍然是天气。十一期间,部分玉米产区迎来了降雨,这意味着玉米上市时间可能会再次延迟,这会再次使得市场情绪动荡。
部分地区玉米迎来上市,价格有回调的风险,但是东北玉米上市时间可能会再次推迟,这就使得玉米的区域联动性更加减弱,并且市场涨跌同存的现象会越来越频繁。
二是新陈玉米较量加剧。
我们之前分析,由于新玉米刚上市时并不具备马上投入使用的条件,因此陈玉米在一段时期内仍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随着新陈玉米价格越来越接近,尤其是猪价频频上涨,养殖业对饲料需求开始增加,部分企业对新陈玉米的态度有所转变。
而长假后随着部分地区玉米陆续上市,新陈玉米的较量会加剧。
三是市场震荡加剧。
今年不管新玉米产量如何,其实都不太影响农户的惜售情绪,也就是说,惜售情绪是明显存在的。
而另一方面呢,随着到了年底,无论是深加工还是饲料企业的需求也会陆续上涨,而这种需求往往并不会是持续性的,而更多是呈阶段性,这意味着企业的提价吸引粮源和压价收粮等操作会变得很频繁。
那么,结合这3个变化,反映到玉米价格上可能就会呈现两种态势:
一是急涨急跌比较频繁。
就像这两日玉米的走势一样,有时会出现一天两三涨的局面,但很快又会出现落价回调。预计接下来这样的局面会比较常见。
二是区域涨跌各自变化。
由于上市时间不同步,且目前东北价格很难走低,这意味着至少短期内东北粮源想要外流并不容易,一方面是惜售情绪高,另一方面各种成本也确实摆在那儿,低也低不下去,所以接下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北、华北等各地区玉米价格将自成一派,彼此的联动性变弱。
粮食市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后,基本已不具备大涨大跌的走势基础了,这意味着频繁地小幅涨跌可能将成为常态。所以对应买卖心态也应及时调整,即不再赌最高价或最低价,而是如何在这种频繁涨跌中踩准节奏,争取实现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