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份以来猪价大起大落,月初国内生猪价格先呈大幅度上涨趋势。截至7月9日,全国猪价上涨至23.81元/公斤,较月初上涨3.60元/斤。后面随着宏观政策、需求持续走低等原因,市场供需博弈,猪价涨跌频繁,尤其近两日猪价开启跳水式下跌模式。7月22日全国猪价21.92元/公斤,较5日下跌1.89元/公斤,其中东北四省、河北、山东等地降幅较大,下跌2.50左右。猪价由月初大涨直至现大跌,其主要原因是之前猪价上涨情绪处主导作用,但市场是一个多方利空交织状态。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宏观调控成导火索
猪价下跌主要原因是政策端释放“降温”讯号以后,猪市开始震荡波动。在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各规模猪企纷纷释放产能,出栏节奏加速,使适重出栏猪源增多,同时猪价震荡偏弱波动,也削弱了养殖端看涨情绪,散户认价出栏价格越来越低,从全国来看,东北市场价格下跌幅度最大,这也侧面印证了,散户情绪端在松动,所以说宏观政策是猪市“降温”的最开始的一个导火索。
需求疲软为硬伤
本周屠宰开工率20.47%,较上周下降0.0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目前仍处于消费淡季,气候炎热,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居民饮食蔬菜居多,对于猪肉偏肥腻的食物需求相较于别的季节偏少。且多地新冠疫情复发,为应疫情防控要求,多数餐饮店暂
不对外售卖堂食,而且近几年新冠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减少,且白条价格受毛猪价格影响,从年后至今上涨很多,零售商接货成本增加,肉价也随之增加不少,消费者抵触高位肉价,菜市场猪肉摊位每日剩货已成常态化。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近期市场猪市来看,商品猪价格变化波动太频繁,后期走势变化莫测。短期从供应端来看,从供应端来看,在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各规模猪企纷纷释放产能,散户这块,期逢高点出栏积极性增加,但在低点仍有抗价心态。从需求端来看,正值夏季酷暑,终端需求低迷。屠企盈利困难,大多屠企维持低位开工状态,收猪量不大。所以综合来看,短期猪价维持震荡偏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