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今年5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
记者梳理了1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发布的月度生猪销售简报后,注意到,商品猪价格从4月份便已经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记者注意到,基于对市场行情的预判和企业的发展规划,近期,上市猪企们的资本动作频频。
国家统计局:5月猪价环比上涨超5%
国家统计局于6月10日发布了2022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据董莉娟介绍,今年5月,“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
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13日,已经有15家A股上市猪企发布了今年5月的生猪销售情况。
这背后,主要是因为猪肉价格在今年5月的变动。比如,今年5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7元/公斤,比2022年4月上升18.39%;同期,温氏股份的毛猪销售均价为15.74元/公斤,环比增长18.08%。
猪价为何变动?记者综合多方观点发现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中央冻猪肉收储工作开展频繁,提振养殖户对市场的信心;其次是养殖端看好后市,导致生猪出栏的节奏变得缓慢;第三是生猪产能下降开始出现成效,供强需弱的平衡正在恢复。
“从饲料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年一季度母猪料同比下降31%。此外,饲料协会统计一季度母猪料同比下降22%,这两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猪产能去化达到一定的幅度。”唐人神方面表示。
如果生猪去产能化已经达到一定的幅度,那么,猪周期的拐点要到了吗?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可知,目前我国A股的猪肉概念股有37只,从指数来看,春节旺季期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此后开始下滑,整个5月相对平稳,6月又有回升之势。
新希望在股权激励方案中给明年定了不小的利润目标:“从今年的整体行业情况看,能繁母猪持续在下降。年底,我们的养殖成本能控制在16元;明年,在没有过多考虑周期上行的基础上,我们预计每一头猪有150元以上的基础利润。”
5月9日,东瑞股份对外表示:“从目前全国公布的生猪产能情况来看,今年还属于供给较为宽松时期。随着产能进一步去化,价格会逐步回升。”
猪企们近期资本运作频频
从多家猪企对当前生猪产能情况的描述,以及对未来猪价走势的预判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本轮猪周期的运行和发展情况依旧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而在5月月底,有一家券商机构却直言,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对此,国元证券分析师熊子兴给出的解释是:“从2021年10月上旬到2022年3月下旬,生猪价格已经演绎了一次W型的二次探底。按照生猪价格的最低点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的划分标准,本轮周期的起点已经确认。”
但是,本轮猪周期两次探底的时间间隔仅有5个月,明显短于前两轮周期。因此,熊子兴在分析了3月底以来生猪价格的反弹原因之后,认为“猪价第三次探底可能会出现。”
简单地讲,国元证券判断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是依据起点原则,而大众最为关心的猪价拐点,该机构尚不能给出明确时间。
不过,记者注意到,基于对市场行情的预判和企业的发展规划,近期,上市猪企们的资本动作颇多。
比如,大北农、天邦股份等已经把扩产计划提上日程。
根据天邦股份6月7日披露的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28亿元,用于其数智化猪场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天邦股份全年累计出栏各类生猪428万头,位列上市公司第6位。而这次募资,其实也有一层目的是“为公司未来产能的释放提供保障”。
大北农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6亿元,用于饲料生产项目、种猪养殖及研发项目、总部创新园区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大北农看来,“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与新冠疫情形成的复杂形势使一些养殖散户相继退出,大量资本进入养猪行业,形成大规模养殖的局面。大北农表示:“从目前存栏情况和市场养殖预期看,2022年下半年的生猪出栏可能低于上半年,再加上季节性需求的规律,下半年需求必将稳步回升,高点取决于能繁去化程度以及市场情绪等。”
龙大美食则是让自己的安丘市石埠子镇新建年出栏50万头商品猪项目从原定的今年3月完工延期到了今年11月。当下,龙大美食正在大力发展预制菜生意。
据龙大美食方面透露,“公司的预制菜整体有十几个亿的规模,目前,所有的生食、熟食生产基地都可以用来做预制菜产能的辅助工作,未来会根据需要做相应的设备补充。”
在龙大美食之外,把预制菜视为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的还有湘佳股份、得利斯、新希望等。
据了解,湘佳股份在总部食品产业园已建成一个预制菜加工车间,长沙的预制菜加工车间已进入预生产状态,预计本月可正常生产;而新希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一直有预制菜业务,现在对相关项目也越来越重视。”
面对近几年预制菜行业出现的一窝蜂扎堆倾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未来,产业端如何匹配和满足消费端的核心需求将是整个预制菜行业亟须解决的课题以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