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跛行仍是全球养猪场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财务与动物福利问题。了解母猪跛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而了解过程必须从评估母猪淘汰原因、母猪更换和死亡率开始,这还有助于发现因繁殖性能差而被淘汰的母猪有无出现跛行。首先开始跟踪观察出现明显临床问题(如悬蹄缺失或肢蹄出现外部脓肿)母猪的数量。母猪分娩舍是进行观察的合适地点。
定期蹄部病变检查
爱尔兰Moorepark 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妊娠舍饲系统,大部分母猪都会受到蹄部病变的影响,对能繁母猪进行定期蹄部检查是解决跛行问题非常必要的第一步。
实际上,这会让养猪场更加熟悉不同类型的蹄部病变和蹄部结构。在产仔舍进行定期检查还意味着,可在早期采取措施预防跛行的发生,而不是之后治疗蹄部病变。
与单独分离饲养母猪(如饲养在限位栏内)相比,群养母猪更易检查跛行。如果后备母猪和能繁母猪的饲养密度不算太大,确实是比较容易检查。在群养系统内,相对比较容易发现严重跛行的母猪,尤其是在一天内的特定时间同时饲喂母猪时。在这样的饲养系统中,通常在饲喂时观察母猪,那些无法站立或明显难以走到食槽的母猪,显而易见存在蹄部病变。
运动评分
在跛行早期就得到检查的母猪,意味着母猪更容易康复,这需要采用更加具体的的跛行检查程序或运动评分系统。
可视化运动评分系统,可将母猪行走速度和不对称(如步长)迹象、头部和后肢运动情况、不愿行走和蹄部不愿接触地板记录下来,但不会提供跛行原因的任何信息。
对母猪进行运动评分时,应在整洁、干燥、水平、坚硬的地面上进行(即不要在漏缝地板上进行)。简单的评分系统包含四个范围:
0=不跛行
1=轻度跛行
2=中度跛行
3=严重跛行
轻度跛行母猪可自由走动,但可能会表现出步态不太灵活;中度跛行母猪可表现出行走步幅小或蹒跚样,但患肢仍可承重;严重跛行母猪患肢无法承重,且需要驱赶才会走动。
出现跛行的母猪在刚断奶后,走动会较为顺畅,因为母猪体重较轻,所以此时不是诊断母猪跛行的最佳时机,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
预防跛行
预防母猪跛行,不仅仅是因为由此造成的疼痛有损母猪福利,显然还有其他一些充分的理由。但是实际情况非常复杂,母猪跛行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涉及基因、力学、化学和生物等多方面因素。
但是,蹄部病变的风险因素都很好消除。可通过更换或用橡胶覆盖损坏的漏缝地板来改善舍饲环境,还可通过在选育时确保后备母猪蹄部结构优良,以及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在特制的猪栏内混群,这会最大程度地降低母猪攻击性所带来的影响。
饲喂微量元素
营养对蹄部结构的发育非常重要, 微量元素锰、锌和铜在角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广为人知,因此,饲喂母猪添加有额外微量元素的日粮,将有助于预防蹄部病变引发的母猪跛行。
有研究表明,与饲喂未添加复合微量元素日粮的后备母猪相比,饲喂添加有复合微量元素日粮的后备母猪,其蹄部病变评分较低而运动评分较高。生物素是确保蹄部健康的另一种必需成分。但如果生物素添加量过高, 会造成蹄部过度生长。
因此,最好让营养学家定期检查母猪日粮中的生物素水平。荷兰兽医建议在母猪采食时,在电子母猪饲喂站(ESF)放置一个装有干石灰的槽,每次母猪进入饲喂站时,干石灰会干燥蹄部并对蹄部进行消毒,这有助于预防跛行。治疗跛行母猪很明显,预防跛行要比治疗跛行更好。但如果母猪发生跛行,可通过适当护理和治疗使其康复。但那些仅仅是将淘汰或安乐死作为“治疗”方法的养猪场经常做不到。
不幸的是,这些“治疗”通常还会推迟到跛行母猪产仔之后,这就延长了母猪的痛苦。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忽略将一头后备母猪引入猪群所需的巨大投资、时间和资源。相反,通过治疗,尽量保留猪群内生产性能较高的跛行母猪,而不是引入一头未经验证的后备母猪来替代,这样会让我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于跛行母猪,尤其是蹄部受损(如截掉某趾)的母猪,应饲养在地面坚硬、有垫料或铺有橡胶垫的康复栏内,康复栏内没有其他猪只与其争抢饲料和饮水。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不过跛行母猪应一直使用抗炎药以提高其康复几率。
使用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粉剂)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镇痛剂会缓解母猪疼痛,促使其站立、四处走动,以及采食和饮水,从而加速其康复。裸露、经清理的病变表面可喷涂抗生素,如四环素,或敷上抗生素药粉。
对于在经上述治疗后仍无法康复的母猪,应立即淘汰。难以走动或很明显存在严重疼痛的母猪不得送去屠宰场,而是应该尽快对其实行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