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8年非洲猪瘟传到我国后,以摧枯拉朽般之势肆虐中国的养猪产业,能繁母猪存栏急剧减少。非洲猪瘟对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养猪企业通过建立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优化生产模式的方式,阻断非洲猪瘟病毒的进入,降低发生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
非洲猪瘟给整个养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2019年和2020年,生猪价格也一度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快速复产、快速增量、即时产出、盈利最大就成了各大养猪集团的战略重点,快速增量的战略目标同时也造成养殖模式偏离正确轨道,给后期猪场健康均衡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
1、非洲猪瘟背景下不发情母猪数量激增的原因
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中国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打击。生猪价格居高不下,丰厚的养猪红利驱使各大养猪集团尽快恢复产能。高质量适龄后备母猪急缺,回交母猪以及三元母猪也便成了各大集团选择的对象。大日龄后备母猪(>260日龄)以及异常母猪(空怀、返情、流产以及断奶超过7d未配种母猪)数量激增,同时场内适龄后备母猪不足,因此场内的满负荷生产受到较大的冲击。猪场未能满负荷生产,导致问题猪只不能及时淘汰。问题猪只是日常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导致问题母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
1.1 不科学的猪场选址以及非洲猪瘟的静默生产
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猪场的选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2019—2020年,各大集团生猪板块快速壮大,增量迅速,母猪存栏量的增加就需要更多的猪场资源。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是符合建母猪场要求的土地资源并不充足。选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洲猪瘟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规模化猪场迅速崛起,区域养殖密度增加,失衡的养殖大环境为ASF的肆虐埋下了隐患。
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得进入艰苦的“拔牙”拉锯战。长时间的静默生产,导致场内母猪多次发情跳过未配。猪场恢复生产,场内遗留较多发情跳过的母猪,占比在20%~85%之间。
后备母猪发情跳过3次,经产母猪发情跳过2次后,大部分母猪会出现乏情问题(静默时间越长,不发情母猪占比越高),具体表现为发情周期紊乱,发情表现不明显。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的静默生产阶段,所有的配种操作全部停止,母猪不得已的发情跳过导致母猪后期发情困难。
1.2 后备母猪资源与生产增量需求不匹配
2019年6月份后,各大养猪集团急需恢复产能,但是整个行业受ASF疫情冲击巨大,现有的合适后备母猪资源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回交母猪和三元母猪就成了各大集团选择的对象。低水平的后备母猪,缺乏详细的背景信息,繁殖性能与免疫水平较差,是造成后期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之一。
1.3 种源杂乱以及不均衡的后备母猪批次
在非洲猪瘟病毒进入中国之前,母猪场投产需要单一的后备母猪种源以及均衡的后备母猪批次;但是在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到中国后,投产的母猪场难以获得合理的后备母猪资源。投产猪场引入多个种源的后备母猪,多种源就意味着多疾病,疾病波动造成后备母猪发情较差,生产成绩也受到较大影响。
猪场在满负荷生产之前,需要4~5个批次的后备母猪,每个批次需间隔30日龄。较为紧张的后备母猪资源导致引种批次极不均衡,部分猪场仅有1~2个批次的后备母猪。满负荷均衡生产导致部分猪只发情跳过未配,如上文所述,发情跳过会造成母猪乏情,乏情母猪后续发情难度增大。
1.4 草率的后备母猪免疫和驯化
集团战略目标驱使后备母猪尽快进行配种,以抢占市场。入场的后备母猪隔离21d后开始配种,边配种、边免疫、边驯化,这种生产模式导致后备母猪驯化不到位,抗体水平较差。重视后备母猪的驯化与抓青少年的教育是相同的道理,后备母猪免疫水平较差,就会成为母猪场后期管理的难点与痛点。后期的问题往往是致命的,例如窝均活仔较差、7d断配率较低、受胎率较低、母猪使用年限大打折扣等。
1.5 诱情公猪不能正常使用
诱情公猪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够极大地提高母猪场的生产效率。但是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感染公猪成为散毒媒介,存在极高的风险隐患,所以各大集团会限制公猪的使用。公猪不能正常使用,断奶母猪7d内的发情率、断配间隔、后备母猪发情率、母猪的静立时间以及最佳配种时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6 激素使用不合理
引种批次不均衡、后备母猪健康度较差、饲养管理水平落后以及公猪不能正常使用,上述原因造成猪场内不发情母猪数量增加。对于母猪不发情的问题,有些管理者往往会借助促发情产品——生殖激素,来达到促使母猪发情的目的。激素的介入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同样造成了较多的问题。促性腺激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后备母猪激素分泌紊乱、猪只发情产生依赖性以及生产成绩较差等。
针对问题母猪,管理者需要找到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对症下药,分批分类处理,促进此部分猪只的发情,增加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2、不发情母猪的高效处理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要进行综合分析。管理者要做好背景信息调查,包括种源、日龄、体况、健康度、精液、人员、饲养环境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做到高效生产。
2.1 断奶大于7d不发情母猪的处理
断奶母猪是猪场配种数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7d断配率以及断配间隔,是母猪场生产效率的重要体现。猪场要想获得较高的7d断配率以及较合理的断配间隔,必须做好哺乳母猪的保健、严格控制断奶时间、科学饲喂断奶母猪以及诱情查情等工作。
对于断奶母猪不发情,尤其是一胎母猪,管理者要做好信息调查,怀孕以及哺乳期是否发生过疾病(例如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炎)。疾病会导致断奶母猪卵巢静止不发情,断奶母猪自然发情难度加大,需要进行较为合理的处理。健康度略差的断奶母猪,不要着急处理,需要给予一段时间的恢复期。断奶20d内,饲养员要为其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并进行优饲,增加光照强度,做好诱情工作。卵巢静止的母猪需加强刺激,赶到大栏进行并栏刺激处理或者在限位栏内注射促性腺激素处理。
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断奶母猪不发情,管理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断配间隔可以较好反映母猪断奶不发情的原因。断奶后0~2d以及19~23d发情,可能的原因是母猪带仔较少、哺乳时间过长、仔猪断奶前持续时间较长(带仔母猪较少发情)。对于此部分断奶不发情猪只,需要进行严格的查情诱情,等到第2次发情再进行配种。母猪断奶8~12d发情,可能的原因是对高温高湿的环境产生应激反应,以及体况较差造成的发情延后。断奶母猪体况较差以及断奶7d内饲喂不合理,会造成断奶母猪不发情、发情不静立以及发情时间延后的问题。上述猪只,要加强饲喂,少量多餐,断奶当天即开始自由采食。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母猪断奶前1d添加烯丙孕素并持续一段时间来抑制发情,等断奶母猪体况恢复后再进行配种。母猪断奶后24~29d发情,可能的原因是断奶前7d查情不仔细、猪只发情但是不静立,此部分母猪在第2个情期到来前需进行优饲,查情员工做好查情、诱情工作,等到第2个情期再进行配种。
2.2 流产母猪的处理
对于流产母猪,需要给母猪留有20d的恢复期,也就是配种日期距离流产日期不低于20d,因为子宫等生殖器官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流产母猪必须做好护理工作,流产后必须对母猪进行保健,及时排出恶露。流产后的前3d,母猪采食量会受到影响;流产后的4~7d,母猪会发情,发情也会影响其采食量;发生流产7d后,母猪采食量恢复,要进行优饲处理,偏瘦以及较瘦猪只自由采食,其余母猪根据体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优饲处理。在母猪流产后的4~7d,母猪会发情,管理者必须做好情期管理工作,记录好发情跳过时间以及下个情期时间,在距离下个情期7d时,加强查情刺激,刺激母猪发情。在发生流产28d后,若母猪还未出现发情症状,可以对其进行并栏处理或者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2.3 空怀不发情母猪
空怀母猪处理难度最大,因为空怀母猪不发情时间较长,乏情相对严重,此外部分空怀母猪存在繁殖障碍的问题。对于空怀母猪的处理,管理者也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统计1周内配种空怀的猪只数量,追踪其自然发情的比例以及发情距离上一次配种的时间。
假如超过50%的猪只发情集中在配后39~45d(距离上一次配种),管理者应该复盘场内的返情检查操作。配后39~45d发情,其实已是母猪的第2个情期,返情检查不到位导致母猪发情跳过。对于上述情况的空怀母猪,员工需要做好查情诱情工作,等到第2个情期再进行配种。假如空怀母猪自然发情的时间不规律,返情检查操作需到位,管理者要对空怀母猪进行现场评估。管理者现场评估母猪体况是否正常、母猪是否有炎症、饲养环境是否合适等。对于体况较差的空怀母猪首先进行优饲,等母猪体况恢复后再进行处理。
2.4 返情母猪
返情是母猪最常规的怀孕损失(配种未受孕)形式,处理难度较小,但是需要注意,当母猪发生连续2次返情时,可直接进行淘汰处理。
如果返情猪只较多,需要对返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返情时间集中在距离配种后17~19d,可能的原因是配种时间过晚;返情时间集中在配种后20~22d,可能的原因是人员输精操作不当导致精液倒流较多,或者精液质量较差;返情时间集中在23~25d,可能的原因是发情前期配种;返情时间集中在配种后26~30d,可能的原因是对高温高湿环境产生应激反应或者饲喂不当导致的发情延后。
进入夏天,如果某一周母猪的返情数量突然增加,而且高返情数一直持续1~2个月,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大多是高温天气。高温对公猪精液造成较大影响,精子活力受到较大影响;高温会造成母猪热应激,导致其激素分泌紊乱,胚胎着床受到一定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管理者要做到,第一,要做好环控管理,通过改善通风模式等方式对猪舍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减少高温高湿应激带来的影响;第二,配种模式要适当改变,夏天可以增加一次母猪的配种,3次配种可以大大降低精液质量较差造成的影响;第三,可以将配种时间调整为早上以及晚上,避开高温时间的配种,合理的配种时间能够减少母猪的应激,有效地提高母猪的配种成绩。
2.5 提前断奶母猪
提前断奶母猪(是由特殊原因造成母猪提前断奶,断奶时间一般在1~14d)在正常生产中并不常见,一般发生在猪流行性腹泻(PED)暴发、母猪死胎过多以及无奶的情况。
当猪场发生PED后,需要对哺乳母猪进行提前断奶。理论上提前断奶母猪需要进行发情跳过不配,但是发情跳过需要的时间成本较高,而且会影响场内的配种节律。猪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较瘦的提前断奶母猪发情跳过,期间进行优饲,在第2个情期进行配种;体况较好的提前断奶母猪,在提前断奶前1d饲喂5mL烯丙孕素,抑制其发情,持续添加时间为3~16d(视提断时间而定),停药后母猪发情规律跟正常断奶是一样的。在添加烯丙孕素的期间,母猪自由采食,并且要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180Lux,光照16h)。
2.6 大日龄后备母猪
大日龄后备母猪乏情严重,发情表现不明显,配种难度较大。管理者可以采用烯丙孕素进行处理,促进母猪发情。大日龄后备母猪连续饲喂烯丙孕素18d,经处理的母猪发情比例在85%~97%之间,能够较好地解决大日龄后备猪不发情的问题。
2.7 超期不发情母猪
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场内静默生产,因此造成母猪发情不配种。在疫情结束后,场内恢复生产,但此时发情未配母猪乏情严重,发情症状不明显,猪场人员查情操作难度较大,发情未配母猪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对于此部分猪群,笔者建议分类分批处理。
对于跳过1个情期的母猪,猪场查情人员要加大母猪的查情力度,80%的母猪会在发情跳过后的18~25d出现第2次发情。对于跳过两个情期的母猪,笔者建议采用注射生殖激素的方法,在距离第1次发情36d后,注射1头份的氯前列烯醇,对7d内出现发情症状的母猪进行配种,未表现出发情症状的母猪继续注射1头份的促性腺激素,在其发情后,进行配种。对跳过3个情期以及促性腺激素处理未发情的母猪,笔者建议使用烯丙孕素进行处理,切勿继续使用促性腺激素。烯丙孕素连续添加18d,18d内通过合理的饲喂模式,将母猪的体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停药后第3天母猪外阴开始红肿,第5天、第6天母猪发情数量达到高峰,第8天发情结束,经处理的母猪发情比例在88%~99%之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