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6月12日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国际和国内广泛关注。作为对等制约,6月13日,中国工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如若最终成功,进口猪肉关税上调,也就意味着进口猪肉价格将失去竞争力,这无疑将对国内的猪肉价格形成一个支撑。
中国业界申请对欧盟猪肉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6月13日下午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称,据报道,中国工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展开反补贴调查,并对欧盟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请问商务部这是否属实?如果是的话,这些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法国农民联盟主席Arnaud Rousseau表示,如果中国对欧盟猪肉进口采取行动,将引起担忧。欧盟农业专员Janusz Wojciechowski表示,他希望尽可能避免农业为其他部门的问题付出代价。
为何一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临时反补贴税,会对欧盟农业及猪肉产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是欧盟猪肉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
欧盟占我国进口猪肉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2023年,我国进口猪肉及杂碎271.1万吨,进口额64.5亿美元。
从地区来看,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美国、荷兰、丹麦分别占我国猪肉进口总量的25.9%、24.6%、8.5%、7.9%、7.8%、7.4%,合计占比82.1%。
从上表可以看到,西班牙、荷兰、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奥地利都为欧盟国家,合计占比达到51%,超过进口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成员国法国去年5月刚解禁,但根据路透社报道称,我国从法国的进口猪肉就达到2.6亿欧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仅半年时间,中国就成为法国最大的猪肉出口市场。而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法国猪源性蛋白饲料进口,扩大法国输华猪肉产品清单至猪内脏。
此外还有比利时,今年1月12日,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发布联合公告,解除比利时非洲猪瘟疫情禁令,而比利时是欧盟第五大猪肉净出口国。而在发布非瘟禁令前的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当时是除欧盟外比利时猪肉的第一出口市场,此番解禁意味着比利时猪肉也将开始输华。
由此观之,如若这场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成功,导致进口猪肉关税上调,也就意味着其猪肉在中国市场将失去竞争力,或对目前的猪肉价格形成利好。
进口猪肉为何源源不断
事实上,在2008年之前,我国的猪肉出口一直高于,2008年之后进口量开始反超过出口量,成为猪肉净进口国。2016年,中国跃居全球最大的猪肉进口国。截至目前,中国猪肉进口量已连续16年超出口量,进口量由2008年的37.33万吨,增至2023年的155万吨。
即使2023年猪价始终低位运营,但进口猪肉量和进口金额依然保持高位,背后根本原因究竟在哪?
有人会说进口猪肉具有成本优势。没错,在国内猪价高涨时期,外国猪肉具有较大成本优势。但在国内猪价低迷的2023年,进口猪肉加上税率(12%关税和9%增值税)影响,对比国内白条批发价格已不占优势,那为何进口猪肉依然源源不断呢?显然背后根源不在于此。
这里主要就是起到调剂进出口平衡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当下到全球外贸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比如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
显然,为了保持进出口平衡,不得不选择一些猪肉等农产品作为进口产品,不仅是外交、外贸的主要交流方式,而且还能够起到平衡制约的作用,减少中外贸易间的顺差。
只是这对于近几年都处于亏损周期的中国养猪业来说,是不是也还是需要更斟酌考虑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