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食品界的话题顶流,
绝对非“预制菜”莫属,
风口之上挤满了想要飞天的“猪”,
其中就包括一家广东上市猪企——温氏股份(300498)。
养猪收入占比虽高,
但温氏其实是以养鸡起家的,
而这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温北英。
温北英来自广东穷苦乡村,
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鸡高手。
他自小便有一个“伊甸园梦”,
渴望带着农民致富,
实现“天下大同”。
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时代,
温北英不走寻常路,
先后放弃了小学老师、养鸡技术员等“铁饭碗”。
在1983年,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52岁的温北英组织村里七户人家凑了8000元,
开创性地办了家养鸡公司。
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何为企业,
温北英便大胆提出股份制合作方式。
他还一改农民养鸡的土办法,
在1986年提出“科技兴场”,
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的一批专家来科学养鸡,
到后来又发展出养猪、养牛等其他业务。
就这样,
温北英带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企业,
打造出后来市值千亿、鸡猪养殖规模全国领先的温氏集团。
2022年,
全国猪肉产量5541万吨,
禽肉产量2443万吨,
其中,
市场上有约1791万头肉猪和11亿只肉鸡都来自温氏,
中国“养猪、养鸡大王”的实力可见一斑。
别小看养猪和养鸡,
这可不是个简单生意,
总怕遇到周期性的低谷。
由于畜禽养殖业从业者众多,
中小养户常常会“价高进入,价低退出”。
比如2018年后的非洲猪瘟便使猪价一度飞涨,
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大幅扩张。
猪多了,猪价就跌了。
到2021年,全国迎来“史上最惨猪周期”,
当年温氏股份亏了上百亿元,
虽然2022年有所好转,
但2023年温氏仍在大幅亏损。
为了抵御这种周期性风险,
温氏不是没想过办法,
它正在摸索三条“独门绝技”。
第一,是和农民搞好“老铁”关系。
农户负责畜禽饲养,
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和回收销售。
这种紧密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被称作“温氏模式”。
2004年,
禽流感暴发,
养鸡户损失惨重,
温氏用养猪赚到的44亿元,
补贴了36亿给养鸡农户。
现在,温氏模式升级迭代为“公司+家庭农场”,
农户和温氏之间不是管理和被管理,
而是合作共赢。
第二,是用互联网思维做科技养殖。
虽然网易等大厂都在养猪,
但论真正的“互联网猪厂”,
还得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信息化管理农场的温氏。
目前,温氏物联网信息化管理平台
集成了与温氏合作的5万多农户信息,
包括存栏规模、生产数据等一系列资料。
2021年,
温氏的研发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
用于育种技术、企业数字化等创新。
第三,是把产业链从养殖延长到食品加工端。
早在2004年,
温氏就开始卷预制菜赛道。
老乡鸡、大家乐、真功夫……
这些打工人耳熟能详的连锁餐饮品牌,
背后都和温氏股份旗下的温氏佳味有深度合作。
温氏所处的广东在2022年也开全国先河,
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当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
31.3%的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从最初的“七户八股”,
到如今的农牧业巨头、预制菜新星,
温氏能否靠着技术和产业布局穿越周期,
还留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