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猪粮安天下,但今年猪价再次成了为市场的重点话题。
由于猪价磨底时间过长,猪周期也被打乱,已经远超出之前周期的时间了,却迟迟不见猪价反转。
再加上去年期盼的猪价拐点落空,因此今年的期盼也就更加热烈。
今年猪价能不能拐且另说,令市场也非常搞不懂的是,为啥猪周期失灵了呢?猪价上涨变得这么费劲了呢?
市场也曾分析过很多原因:
比如,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打乱了生猪市场原有的节奏。
疫情爆发后,猪粮市场都迎来了大波动,动荡不已。虽然现在逐渐恢复常态,但市场要从混乱回归到常态,这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此次的猪周期也就变得十分漫长。
比如,也有人认为是前期猪价涨得太猛了,严重透支了后市的行情。
在2018至2019年的时候,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骤降,据说降幅一度接近1/3,骤降的原因主要是环保叠加猪瘟疫情的爆发,使得生猪供应骤降。
但到2020年随着疫情爆发,下游需求激增,于是市场严重缺猪,导致猪价大涨,但是由于上涨得太过猛烈,于是严重透支了后续的行情,使得后来猪价跌跌不休,持续磨底。
再后来又出现第三种说法,即需求低迷说。
认为猪价迟迟涨不动,主要是需求不给力,而对于需求也确实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受宏观经济压力影响,消费动力确实不足,以及叠加饮食习惯、老龄化等问题,消费预期不足。
而这也基本是当前生猪市场普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其实仔细分析,并不太靠得住。
或者说,猪价迟迟涨不动,这个锅让需求来背,并不准确。
因为需求动力走弱是一个趋势性的过程,且并不是突然骤降,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猪价难涨完全归因于一个漫长的弱势似乎并不具有说服力,更何况猪肉消费的刚需是仍然存在的。
那么,猪价究竟为什么涨得如此费劲呢?
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则出在供给端,也就是产能。产能与需求不匹配,且产能难降,这才是主因。
首先,我们回顾之前的产能数据会发现,即便是生猪产能高企的时候,去化也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还出现了回升。
之后猪价再次触底,才又继续开始新一轮的去化。
其次,生猪产能去化力度逐渐缩小,主要原因就是养殖规模越来越集中。
我们之前分析过,规模对于生猪市场来说,是把双刃剑,可以说是“成也规模,败也规模”,尤其在产能高位的时候,这种弊端就越发明显。
一是规模集中后,产能去化变得更慢。
规模企业投资较大,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即使是在亏损状态下,也并不倾向于去化产能。
而随着养殖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猪企的产能情况对整体猪市有重要影响。
二是规模并不等于效应,甚至规模并不一定经济。
按通常理解,养殖规模化以后,意味着产能效应提高了,但是养猪的成本却并不一定低,比如有不少猪企的成本还在8-9元/斤,远高于中小散户的成本。
但是又不愿轻易去化产能,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产能降不动,猪价涨不起来,成本又居高,于是持续亏损,于是只能增加更多的负债来维持,于是猪企纷纷陷入“三高”,即负债率偏高、养殖成本偏高、出栏增速偏高,直到最后撑不住暴雷。
所以可见,规模集中后并没有带来市场所谓的效应倍增,反而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
而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随着养殖集中度的提升,猪周期是否失效了呢?
失不失效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周期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前是产能周期,而现在更倾向于向投资周期发展,而受沉没成本影响,一旦投资开始投入,很难再撤出或停止,还会继续跟进。
于是就会出现规模越集中,产能高位的时间也就越长。
所以对于这轮猪周期到底什么时候会结束,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而正是这本账让这个周期正变得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