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以来,生猪养殖企业一直经历着困难时刻。除了在2022年4月到2022年10月期间,生猪价格短暂上升外,其余时间价格一直徘徊在周期底部。2023年平均猪价约为14-15元/公斤,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导致本轮周期亏损期超过15个月。许多养殖散户表示今年没有盈利,开始退出养猪行业。
相较于养殖散户,大型猪企面临更多困难,主要受到资本约束、投资规模和固定设备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快速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资本约束:大型猪企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投资和运营,使得它们在资本受限的情况下难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无法轻松扩大或缩减生产规模。这种资本压力促使许多大企业开始变卖优质资产以应对经营压力。
生产模式:相对于养殖散户,大型猪企的生产更为繁琐。从选址到形成产能通常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当大猪企真正形成产能时,猪价已经开始回落。因此,很多养猪企业往往在猪价上升时才开始扩大产能。散户由于投入时间较短,能够更快形成产能,导致猪价上升时间缩短,影响了大猪企的生产计划。因此,大猪企在本次猪周期下行时继续扩大产能,一方面是为了竞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压制散户养殖者。
供应链复杂性:大型猪企的供应链通常更为复杂,包括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这增加了协调和管理的难度,使得它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灵活的调整。由于各环节存在既得利益者,集团内部的指令执行可能会出现偏差。这也是大猪企需要在内部进行整顿的原因之一。
市场竞争:大型猪企相对于散户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家散户难以满足大型屠宰企业的需求,或者满足一个区域内的猪肉消费需求,这导致养殖散户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而大猪企则不同。由于大猪企能够满足一个较大区域的猪肉需求,其竞争更加激烈。
政策影响:政府政策对养殖业有深远的影响,包括环保法规、贸易政策、补贴政策等。尽管大猪企可能获得一定的补贴,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接受政府的监督。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大猪企产生直接的经营影响,因此它们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