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生猪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整体利润急剧下滑,许多养殖户以及生猪龙头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亏损。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困境,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生猪行业的现状及挑战,以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近期,由于气温陡降,生猪市场进入了传统的旺季。然而,一则“猪肉价格大跌40%”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第2周,每公斤生猪价格为15.18元,比上个月同期的价格下降了每公斤0.73元,降幅为4.5%,同比下跌42.1%。这种猪价旺季不旺的现象值得深入思考。
能繁母猪存量是影响猪肉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今年以来始终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到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40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要高出3.4%。同时,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在逐步提升。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猪肉产量处于近年同期高位,从而使得猪肉价格难以在旺季上涨。
冬季动物疫病多发也与近期猪价走势有关。由于天气变冷,呼吸道、腹泻等动物疫病进入了高发期。部分养殖场户因为担心疫病风险,加快了出栏节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供应,导致猪价较为低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注意到,头部猪企的出栏策略也有所不同。在最近公布的10月份销售月报中,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大北农、正虹科技、东瑞股份的出栏量环比分别减少了9.2%、24.9%、5%、21.04%、7.9%。而温氏股份、新希望、金新农的出栏量则环比增长了5.77%、7.24%、3.1%。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市猪企10月的销售均价普遍较9月下滑。
通常来说,猪价下跌期间,如果猪企增加出栏量,会导致亏损增加。由于投苗量早在几个月前已经确定,按时出栏是必须做的决策。这既是为了保证现金流的正常流转,也是对大型猪企预判水平的考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市猪企10月的销售均价普遍较9月下滑。
对于明年的行情,仍避不开关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情况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4240万头母猪存栏量,比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高出3.4%。然而,在过去的9个月中,母猪存栏量累计减少了3.42%。截至10月底,上海钢联208家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2.02%,其中123家规模场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1.61%,85家散户能繁母猪累计去化13.16%,散户去化较快,规模场速度缓慢。业内认为,未来市场去化的空间仍然较大,市场格局多以规模场倾向,这也表明2024年市场供应状态依旧较为宽松,猪价依旧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此外,未来猪价趋势还存在其他不确定性因素。首先,猪肉消费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猪价的走势。尽管目前消费暂时没有明显好转,但随着节日的到来,消费对猪价的支撑可能会有所改善。其次,冬季动物疫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生猪生产和供应可能会逐渐恢复稳定。最后,政策因素也可能对未来趋势产生影响。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来支持生猪行业的发展,例如加大补贴、提供融资支持等。这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对未来的市场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养殖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市场需求、供应情况以及政策走向,以便在市场变化中及时作出决策和调整。同时,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合理规划投资规模和经营策略,以降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且低迷行情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